記者從9月20日舉行的“壯麗70年·奮斗新時代”市水利局新聞發(fā)布會上獲悉,我市70年來投入330億元建成各類水利工程13萬處,改擴建供水管網(wǎng)5000多公里,新建集中供水工程514處,截至目前,全市自來水普及率達88.53%,農村自來水人口405.9萬人,2017-2018年,解決農村飲水不安全人口120萬人。全市283條河流、118個湖泊實施河湖長制,巴陵大地江湖安瀾、碧水長流,水清岸綠、人水相依的美景撲面而來。
岳陽獨享長江湖南段163公里黃金岸線,坐擁洞庭湖50%以上的水域面積,水情是最大的市情。新中國成立后,岳陽水利建設從湖區(qū)堵口復堤圍墾、山區(qū)興建水庫山塘一路走來,特別是鐵山水庫建成和長江干堤加固等重大工程項目,翻開岳陽水利建設的新篇章。近年來,我市深入貫徹新時代治水興水思想,牢記習近平總書記“守護好一江碧水”的殷殷囑托,嚴格遵循“節(jié)水優(yōu)先、空間均衡、系統(tǒng)治理、兩手發(fā)力”的十六字治水方針,按照水利部“水利工程補短板、水利行業(yè)強監(jiān)管”工作總基調,強力推進水利改革發(fā)展各項工作。
岳陽水利基礎設施日益完善,水旱災害防御能力顯著提升,奪取了防汛抗旱的全面勝利。岳陽聚焦民生水利,新增改善灌溉面積80萬畝,新增高效節(jié)水灌溉面積9.5萬畝;特別是2013年以來市財政每年拿出專項資金獎補小農水建設,改擴建骨干山塘5000多口,疏浚渠道1.8萬公里。積極落實水庫移民幫扶政策,完成10865人特困移民避險解困,推進平江抽水蓄能電站移民搬遷安置。
我市聚焦管好“盛水的盆”,護好“盆中的水”,全面推行河湖長制,明確市縣鄉(xiāng)村四級河湖長2114名,率先全省出臺縣級河長巡河“五有”標準、鄉(xiāng)級巡河“七有”標準及“五個一”工作機制,對問題嚴格按“一單四制”整改,2018年以來,全市四級河長巡河17萬余次,巡河率99%,交辦問題清單21類7569個,整治河湖“四亂”611處,136個鄉(xiāng)鎮(zhèn)(街道)開展樣板河湖創(chuàng)建及河湖劃界工作;河湖長制工作實現(xiàn)了從“見河長”、“見行動”到“見成效”的根本轉變。與此同時,牢牢把握“共抓大保護、不搞大開發(fā)”戰(zhàn)略導向,將河道采砂整治作為保護水環(huán)境、水生態(tài)主要抓手,全市采區(qū)面積由2011年的180平方公里減少到2017年的14平方公里,減少92%;年采砂量由2011年的3億噸減少到2017年的1270萬噸,減少96%。2017年8月以來,嚴格落實中央環(huán)保督察要求,岳陽全面禁止保護區(qū)采砂,124艘采砂船全部集中�?�,市水利、海事、公安等部門多次開展聯(lián)合執(zhí)法,高壓打擊非法采砂,抓獲盜采船只176艘,全市拆除關停非法砂石碼頭83處,實現(xiàn)了河道采砂由亂到治的轉變。
(記者 劉 革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