夏季來臨,雨水增多、天氣回暖,野生蘑菇進入生長旺季。因誤采誤食毒蘑菇引發(fā)的中毒事件屢見不鮮。
一些野生的毒蘑菇與食用菇類外形相似,鑒別需要具備專業(yè)知識并借助一定的儀器設備,僅靠肉眼和根據(jù)形態(tài)、氣味、顏色等外貌特征難以辨別,極易誤食而引起中毒。
在野外,無毒的蘑菇往往與有毒的蘑菇混生,無毒蘑菇很容易受到毒蘑菇菌絲的沾染。甚至部分附生在有毒植物上的無毒蘑菇種類也可能沾染毒性。所以即便食用的是無毒品種的蘑菇,仍然會有中毒的危險。
毒蘑菇所含毒素較復雜,或因地區(qū)、季節(jié)、品種和生長條件的不同而各異。毒蘑菇中毒潛伏期為2小時至24小時,有的僅為10分鐘左右。誤食毒蘑菇引發(fā)肝損害型中毒最為兇險,表現(xiàn)為惡心、嘔吐、肝區(qū)疼痛等癥狀,部分患者可能會伴有精神癥狀。目前對有毒蘑菇中毒尚無特效療法,且中毒癥狀嚴重,發(fā)病急,死亡率高。
常見毒蘑菇有哪些?
如何預防野生蘑菇中毒:1.不自行采摘野生蘑菇來食用。2.不售賣野生蘑菇。3.不購買來源不明的野生蘑菇。4.如果懷疑選購的食用蘑菇中混有不同類型的其他蘑菇,就不要購買和食用。5.不輕信個人“經(jīng)驗”和民間方法來鑒別毒蘑菇。6.做到“不采摘、不買賣、不食用”三不原則。
出現(xiàn)中毒癥狀立即就醫(yī):不同種類的毒蘑菇所含毒素不同,引起的中毒癥狀也不同。一般誤食毒蘑菇后,最短可以在10分鐘、最長在6~12小時后發(fā)病。如果食用野生蘑菇后出現(xiàn)頭昏、惡心、嘔吐、腹痛、腹瀉、煩躁不安、幻覺等中毒癥狀,要馬上催吐,并立即送醫(yī)就診。
拒絕致命誘惑,不買不采不吃。勿讓“嘗鮮”變“嘗毒”。轉(zhuǎn)發(fā)擴散,讓你身邊更多的人知道吧~(陳振要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