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增廣賢文》首句云:“集韻增廣,多見多聞。觀今宜鑒古,無古不成今�!薄白x好增廣會說話,學(xué)好幼學(xué)走天下。”古代圣賢的名言,時刻諄諄教誨著我們。而大量散失在民間的鄉(xiāng)言俚語,猶如沙土中的一串串珍珠,經(jīng)久不衰地閃爍著它智慧的光芒。
家鄉(xiāng)地處湘鄂贛三省交壤之處,東有天岳幕阜山天然屏障,北有張師山名勝橫亙?nèi)h,西有新墻河之源的九霄云群山阻隔,相對封閉的地理環(huán)境造就了相對原始的人情風俗和鄉(xiāng)言俚語。擷取家鄉(xiāng)古人的經(jīng)驗教訓(xùn)作為我們今天處世行事的指南,亦不失為一件有意義的事,因為古今不單是一個時空歷史繼承的關(guān)系,更是一個文化精髓的傳承關(guān)系,今天是古代的延續(xù)。解讀前輩遺珠,品悟生活真諦,可以更好地認識和駕馭我們這個飛速發(fā)展的新時代,進而補充新文化、引領(lǐng)新風尚、傳播正能量。
“世事洞明皆學(xué)問,人情練達即文章�!崩习傩站蛹疫^日子,最要緊的是如何學(xué)會為人與處世�!叭瞬豢擅蚕�,海水不可斗量�!钡莱隽俗鋈水斠灾t虛謹慎為本之道;“嘴巴兩塊皮,說話能改�!眲t給言多必失者以改錯的機會。
“出門有三穩(wěn),口穩(wěn)、手穩(wěn)、身穩(wěn)。”做到了這三樣,就不會在外惹事生非了�!俺杉要q如針挑土,敗家猶如水蕩沙”,道出了成家立業(yè)的不易和個中艱辛,今人當以家庭事業(yè)為重。
“人是鐵,飯是鋼,少了一口餓得慌�!薄昂韲等f丈深,大吃如小賭�!蹦切┖院:日弋斠源藶榻洌氈ЪZ如惜福�!俺詰T了的嘴,蕩懶了的身。”從反面說出了只有勞動才能創(chuàng)造財富的道理。“窮單身,富寡婦”,則不無揶揄地道出了男人的致命弱點。
“時人說時話,窮口莫窮身”,告示我們要注重外表美,而另外一句“遠重衣衫近重人”,則道出了人還須具有內(nèi)在美,才能贏得鄉(xiāng)鄰的敬重�!肮擦税翌^搭了褲”,點明了共事者當同心的要旨�!靶写妫雕R要樁,叫花子也要個掛袋的地方”,則無形成中幫助了那些長盛不衰的房地產(chǎn)商們。
除了這些淺顯易懂的句子外,還有一些也頗有深度。如“凡事要好,得問三老”,那“三老”是指誰�。咳稀l(xiāng)官之名。戰(zhàn)國時閭里及縣,均有三老,漢初鄉(xiāng)、縣也有三老,由年在五十歲以上者擔任。五更——年老致仕而有經(jīng)驗之鄉(xiāng)間耆老。據(jù)《孝經(jīng)援神契》:“天子尊事三老, 兄事五更�!庇謸�(jù)《白虎通義?鄉(xiāng)射》:“王者父事三老,兄事五更者何?欲陳孝弟之德以示天下也�!彼蕴熳右餐鸲Y三老五更,往往以年老大臣為之。依照古禮,皇帝向三老五更示敬時,不僅要跪拜,還親自割牲、執(zhí)醬、執(zhí)爵。
“世上沒有絕望的處境,只有對處境絕望的人。雖然世界多苦難,但是苦難總是能戰(zhàn)勝的。在很大程度上,命運掌控在我們每個人自己的手里。”這是西方名人蕭伯納的一句名言,其實,家鄉(xiāng)大地亦不乏類似的名句�!懊镉袝r終須有,命里無時莫強求�!薄皰龘�,丟三擔莫愁”“三窮三富不得到老”,“人生一世,草木一秋”,“名也空來利也空、世間所做無始終”“錢米眼前花,何處不用何處不撒”,多么豁達的金錢觀和價值觀、世界觀,多么淡然的生活態(tài)度�。 鞍沤稑渖锨l路”與西方名諺“條條大路通羅馬”則有異曲同工之妙。
“藝多不壓身,藝高人膽大”,“羊毛筆嘴快如刀。”“三個腳子不如一個算子”,這是幼小時老父親常掛在嘴邊警醒我讀好書的話。雖然到現(xiàn)在也沒能出人頭地,但總算肚中有點墨水,不致招人欺侮。“受人之托,忠人之事”,“火要空心,人要忠心”,“得人錢財,與人消災(zāi)”,對于吾儕食民俸祿者,當以在茲念茲之公心去想事、干事、成事。
“天下無不是之父母,世間最難得者兄弟�!睂τ谟H人的弱點,我們?yōu)樽优咭鄬捜荻嗬斫�,要多反省自己做到位了沒有。人生一世,萬般坎坷,有比親情更暖人心者乎? “打虎還須親兄弟,上陣莫過父子兵”“一日夫妻百日恩、少是夫妻老來伴”,關(guān)鍵時刻靠得住的還是至親之人�!伴芮暗嗡徊钜啤保銓先�、兄弟、親人怎么樣,同樣會感染到下一輩人。奉勸那些罔顧父子情、母子恩、夫妻義的人,早日回到親人的懷抱,回歸家庭的溫暖。
農(nóng)家人與天斗,與地爭,積累了不少樸素的經(jīng)濟學(xué)、關(guān)系學(xué)、天文學(xué)方面的俗語�!叭缫F,多多喂些扁嘴蟲(家禽);二要窮,大大對個親家公;三要窮,鼓樓腳下(舊縣衙前)逞英雄。”“吃不窮,穿不窮,人無調(diào)算一世窮。”巧妙地道出了當家活命的不易和關(guān)鍵�!按笮∈莻禮,長短是掛鞭�!薄耙萌饲橹埽琴u大坵。”“黃瓜蒂,表個意�!睂r下愈演愈烈的人情送禮風是個有力的勸導(dǎo)。“瞎子帶眼鏡、茅屋安繡球”,對當下那些一味追求政績,大上快上勞命傷財工程的為政者不是一個無情的鞭撻么?至于農(nóng)諺、氣象諺則更為廣泛流行,如“一光一暗,大水沖墈”“清明斷雪,谷雨斷霜”“十月中,梳頭洗面功”“立春三日,水熱三分”等。
品讀鄉(xiāng)人俚語,與古人對話,正如王安石《題張司業(yè)詩》中所說:“看似尋常最奇崛,成如容易卻艱辛�!边@些出自下里巴人之手的俚語,都是千百年來對日常生活、人情世俗、社會經(jīng)驗的總結(jié)和啟示,每一句話無不與他們的生活息息相關(guān),甚至還帶著土地的芳香。其傳遞的重義、守正、敬人、克己、循規(guī)、順天的觀念,尤其值得現(xiàn)代人學(xué)習(xí)。變幻的是世事的滄海桑田,不變的是自然法則和為人之道,老班輩遺留下來的金玉良言,于今天仍有積極的借鑒作用且永遠不會過時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