平江在古代被稱為“羅子國”,是詩人余光中先生筆下“藍墨水的上游”,地方文化悠久厚重。
戰(zhàn)國時期屈原胸懷天下,抱石自沉于汨羅江,“長太息以掩氣,哀民生之多艱”;唐朝詩人杜甫憂國憂民,星隕平江,“安得廣廈千萬間,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”……
在平江的歷史長河中,廉政文化被一代又一代的先賢前輩標下鮮明的注腳。而歷史車輪行進到清朝晚期的某個時分,平江三市一個叫沙塅的地方霞光乍現(xiàn),誕生了一位奇特的嬰孩,后來成為了湘軍將領(lǐng)、晚清名士,他便是李元度。
2017年8月,全國首屆李元度學術(shù)研討會在洞庭湖濱的岳陽市召開,黨政、學術(shù)界群賢畢至、少長咸集,共同追溯、緬懷這位平江三市人跌宕起伏的一生,他為人處世公道正派的許多小故事再一次被后世人津津樂道。
回顧李元度的一生,戎馬倥傯、著作等身,從湘軍將領(lǐng)、地方大員衣錦還鄉(xiāng)后,他平易近人、樂善好施,細節(jié)之中彰顯大義,很好地詮釋了新時代“為民、務(wù)實、清廉”的深刻內(nèi)涵。
李元度的為民情懷,從一件小事上可見一斑。李元度的侄子高中科舉,根據(jù)朝廷安排委任四川做官。臨行前,侄子特地到叔父李元度跟前請教做官的訣竅。
兩袖清風的李元度沒有教侄子那些功利實用的官場厚黑學,而是提點侄子要保持初心,立志當清官、做大事,以歷史上著名的蜀官劉恒為榜樣。
李元度的侄子入川做官后,視叔父的告誡為警世良言,數(shù)十年如一日夙夜在公勤政為民,獲得了四川百姓非常好的官聲口碑,沒有辜負叔父的期望。
在結(jié)束四川任期調(diào)任外省之際,當?shù)匕傩占娂娗皝頌槠渌托�,萬人空巷、浩浩蕩蕩,還送上了非常有紀念意義的萬民傘。
李元度的務(wù)實作風,在長壽街“次青巷”的典故里面體現(xiàn)的淋漓盡致。平江縣長壽街有一條次青巷,全長約200米,寬約4米,巷兩邊有小型商店,相傳李次青(李元度)的愛女就嫁在長壽街方家。
有一年,方家改建舊宅,恰逢鄰居吳家也改建舊宅,兩家都想拓寬地基,均將墻位向?qū)Ψ揭苿友由欤ゲ幌嘧�。李次青的親家寫了一封信給李次青,請身居高位的李次青出面說句話,壓鄰居讓步。
李次青邊看信邊想,自己只希望女兒安居樂業(yè),平平安安過日子。自己若以權(quán)勢壓其鄰居,鄰居家必然不服,勢必結(jié)成冤家。俗話說鄰里不和惹是非,女兒夫家哪里還有安生日子過,在當?shù)厝绾伟采砹⒚?/p>
想到此,他提筆寫下:“千里寄信只為墻,讓他三尺有何妨,萬里長城今猶在,哪見當年秦始皇”,派人寄給方家。方家深感親家明理,按李次青的話不但不向外擴張,還主動向己方縮進三尺。
鄰居見狀,覺得方家有權(quán)有勢,卻不仗勢欺人,深受感動。于是也效仿方家向己方后退三尺。
此后,當?shù)厝私ǚ繒r均效仿方、吳兩家向己方退讓三尺。天長日久,兩排房中間便留出一條寬闊的街巷。眾人有感于次青一首詩化干戈為玉帛,給當?shù)氐纳鐣䦷砗椭C,便將此街巷取名次青巷。
李元度的清廉品格,有一條趣聞廣為人知。李元度帶領(lǐng)平江勇在曾國藩湘軍麾下效力,屢建軍功奏報朝廷擢升,擬任地方要職。李元度領(lǐng)受清廷恩旨奔赴外地任職之際,和好友李鴻章臨行餞別。
按照當時官場的潛規(guī)則,捐銀買官之風盛行,李鴻章特地贊助李元度白銀千兩:一來是做差旅沿途盤纏;二來更為重要的是李元度到任職地后,需要銀兩打點關(guān)系、疏通渠道,為日后鋪路。
但是心直口快、生性耿直的李元度委婉拒絕了好友的贈銀,因為在他心里,容不下官場潛規(guī)則,他對捐銀買官之風更是深惡痛絕。
李元度既是一位能臣精英、湘軍儒將,又是一位史學奇才、著述大家。他胸懷天下、廉政親民,他的思想至今仍閃耀著熠熠光輝,對于后世后人以無限啟迪。
全國首屆李元度學術(shù)研討會的召開和后續(xù)一系列學習紀念活動,讓人們對這位出生于平江三市的晚清名士更加熟悉了解,激勵著三市鎮(zhèn)乃至平江縣的廣大黨員干部在廉潔從政路上堅定前行!